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当前位置:
首页
/
/
/
遏制企业环保数据造假需要“零容忍”

遏制企业环保数据造假需要“零容忍”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2-09
  • 访问量:24

【概要描述】环境保护部3月30日晚间通报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情况。此次督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企业有3119家,其中多家企业的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。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: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实不严不落地、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任务没有落实、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、部分企业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、扬尘污染问题比较普遍。  假药、假文凭、假名牌……在现实生活中,早已成为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。在环境保护领域,

遏制企业环保数据造假需要“零容忍”

【概要描述】环境保护部3月30日晚间通报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情况。此次督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企业有3119家,其中多家企业的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。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: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实不严不落地、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任务没有落实、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、部分企业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、扬尘污染问题比较普遍。  假药、假文凭、假名牌……在现实生活中,早已成为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。在环境保护领域,

  • 分类:行业动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2-09
  • 访问量:24
详情
  环境保护部3月30日晚间通报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情况。此次督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企业有3119家,其中多家企业的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。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有: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不实不严不落地、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任务没有落实、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突出、部分企业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、扬尘污染问题比较普遍。
  假药、假文凭、假名牌……在现实生活中,早已成为老鼠过街,人人喊打。在环境保护领域,也不例外,其中污染物污染源数据造假,就是一种典型行为。尤其是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、牟取暴利,竟然置公众的健康于不顾,弄虚作假,损害公共环境利益。
图:转自网络
  数据真实可靠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底线。由于环境监测数据与企业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,为了减轻治污减排的成本支出,一些企业篡改、伪造监测数据的现象确实客观存在。纵观环境数据造假顽疾,究其原因在于:一方面,虽然很多企业按要求安装运行在线监控,但设备的采购运行费用却要企业自理,导致企业与在线设备运营方沆瀣一气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;另一方面,按照目前的要求,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每季度一次,存在周期过长和监督真空,无疑让企业造假有空可钻。同时,对数据造假企业处罚不严也是屡禁不绝的原因,现在对企业环境监测数据造假,除了对企业进行罚款外,对其主要责任人多是行政拘留,鲜有追究刑责的事例。
  随着公众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,环保监测网络逐步完善,一些违法排污大户为逃脱惩处,绞尽脑汁,在环境监测数据上动歪脑筋,以伪造、篡改数据来蒙混过关。层出不穷的环保监测数据造假,不仅撕裂了监管这张大网,不仅会误导公众,更会导致政府误判错失环境治理时机,后果不堪设想。一方面,由于排污企业明里暗里动手脚,造成很多地方环保数据看上去很“靓丽”,环境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。让违法企业逃脱处罚,还影响排污费征收、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。另一方面,环保数据造假在危害社会公平的同时,也助长了不良风气滋生。更严重的是,会给政府制定总量减排计划带来误差,影响推动环境治理力度。因此,必须坚决铲除“数据造假”的政绩毒瘤,对“改数据”企业要亮红牌打板子,踢出局,对监测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必须坚持零容忍,加大打击力度,严厉惩治违法违纪案件,对相关责任人更要严肃问责,不仅要追究其行政方面的违规责任,更要穷究其在刑法层面的刑事责任。
图:转自网络
  不言而喻,环境监测数据是环保考核、环保追责的科学依据。防止和杜绝环保数据造假,环保部门还要把功夫用到企业身上,从环保数据的源头抓起。一方面,对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,必须严格按照新《环保法》的规定,除了加大、加重对企业罚款和对责任人行政拘留外,对性质严重,或造成重大环保事故的,还要追究企业责任人法律责任。对于发现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及运维企业参与环境监测数据造假,除承担连带责任和追究法律责任外,还要将相关机构或企业,以及涉及人员列入黑名单,并禁止其参与环境监测服务或政府委托项目;另一方面,环保部门应在提供采购环境监测服务时,或在建立在线监测系统时,确保监测仪器设备具备防止修改、伪造监测数据等功能。同时,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,加大专业人士对监测数据的核实和比较,树立“谁考核谁检测”的理念,不给造假篡改提供机会,从而有效地避免检测数据受到考核评优等行政干扰。
  应该说,杜绝污染源数据造假现象,不仅要靠排污企业强化依法依规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,不赚“昧心钱”,还要靠执法部门忠于职守,严格执法,让胆敢耍“小聪明”的排污企业得不偿失。一方面,要加强制度设计和安排。从硬件、软件和技术方面完善现有在线动态监测系统,提高数据造假的技术门槛,修补监测漏洞。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和运用信贷、审批等多种手段,让排污企业不能作假,不敢作假,探索完善倒逼机制。另一方面,推动企业污染数据公开,强制要求污染企业定期公布监测数据,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治污经验,通过加大监测数据公开透明力度,主动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,让环境监测数据更加清晰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,对不诚信的企业和单位加大曝光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,树起不敢不愿不想造假的法律“红线”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二维码

Copyright © 2021  山东同智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      鲁ICP备15016326号-1  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济南